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安徽医疗团队原创性脑卒中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

来源:安徽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15 00: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据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创刊已超过200年,杂志主要提供重要的、未被刊登过的研究成果、临床发现以及观点,注重文章的实用性,2022年最新影响因子(IF)为176.079,是目前全世界阅

  据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创刊已超过200年,杂志主要提供重要的、未被刊登过的研究成果、临床发现以及观点,注重文章的实用性,2022年最新影响因子(IF)为176.079,是目前全世界阅读、引用及影响最广泛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之一。此次,ATTENTION研究以中国数据,回答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最佳治疗方式这一世界性脑卒中难题,为未来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对我国乃至全球的脑卒中防治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陶春蓉 孙俊 记者 徐慧媛)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危害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2020》,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人数约394万,死亡人数达219万。

  ATTENTION研究共纳入国内13省31市36家医学中心的340位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到动脉取栓+药物治疗组和最佳药物治疗组,最终取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26人和114人纳入分析。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66.5岁,基线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位数为24分,发病到随机的中位时间约为5小时,在动脉取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1%和34%的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

  ATTENTION研究结果证明,参照衡量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改良Rankin量表(mRS),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治疗组的患者90天内到达较好神经功能预后的比例显著优于最佳药物治疗组。在所有次要结局中,取栓治疗组也有显著优势,其中取栓治疗组患者90天内独立生活能力的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获益比均可与前循环血管内治疗相较最佳药物治疗的获益相媲美。此外,取栓治疗组还显示出更低的90天内死亡风险。

  胡伟介绍,在所有类型的脑卒中当中,后循环卒中约占五分之一,其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形成的后循环梗死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相比,预后往往更差,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更高。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导致的脑卒中患者采用动脉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医学界仍不明确。ATTENTION研究用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治疗组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最佳药物治疗组。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北京时间10月13日上午,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重磅发布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研究成果。该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胡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东部战区总医院刘新峰教授牵头发起,针对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明,发病12小时内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从动脉取栓治疗中获益;动脉取栓治疗相比较最佳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死亡率。这是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临床医学随机对照研究(RCT)首次获得成功,并获得国际认可。

文章来源:《安徽医学》 网址: http://www.ahyxbjb.cn/zonghexinwen/2022/1015/750.html



上一篇: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打造“微语润心”思政育
下一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安徽医院设置许可

安徽医学投稿 | 安徽医学编辑部| 安徽医学版面费 | 安徽医学论文发表 | 安徽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安徽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